在《最后生还者2》上市前夕,一张备受瞩目的评分图表与玩家们的实际反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这款游戏在上市前备受期待,但实际体验却相当糟糕,其中包含了许多戏剧性的转折,非常值得一探究竟。

乔尔的突然死亡

乔尔,一代游戏的主角,在二代游戏的开篇便遭遇了不幸。他在暴风雪中救助了一名女孩,却不幸被她用高尔夫球杆击中头部。这一幕让众多熟悉一代、怀有旧日情感的玩家感到震惊。在他们的想象中,乔尔或许会开启新的征程,但绝非如此突然的离世。这种设定彻底颠覆了玩家的期待,与他们对初代剧情走向的固有印象相悖。

这种剧情发展完全由游戏制作者设定,他们完全打破了玩家对第一代主角命运的期待。玩家们很难接受原本在初代游戏中魅力十足的主角,就这样突然以这种方式消失了。

艾莉的转变

艾莉的形象从起初较为平和转变为后来的“突发圣母”。玩家原本期待在二代游戏中延续一代中的温馨美好体验,但艾莉的变化却打破了这一期待。游戏未能有效引导玩家的情绪,既没有带来预期的快感,也未能产生应有的感动效果。

剧情推进中,艾莉角色转变来得太突然,与她所处的故事背景格格不入。这让玩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疑问,认为这种变化缺少合理的逻辑基础。此外,这种游戏设计和角色塑造的失败,也是玩家产生反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中外玩家差评潮

这款游戏受到了国内外玩家的广泛批评。海外玩家在论坛上通过更换头像,用乔尔和高尔夫球杆的图片进行P图,来表达对剧情的不满。国内玩家也纷纷加入了对该游戏的负面评价。这种全球范围内的差评现象实属罕见,凸显了游戏在剧情制作上的重大失误。

在众多评分平台中,看到玩家集体给出零分的情况实属罕见,这反映出玩家对这款游戏极度不满。而且,这种消极的评价几乎涵盖了所有玩过游戏的玩家,不论他们属于哪个类型。

玩家整活讽刺

玩家们一玩这款游戏,众多技术高手便纷纷施展手段,表达他们的不满。有人将环保少女P与艾比在游戏海报上的形象做了对比,相似度极高。更有玩家制作了高尔夫游戏模型,让艾比扮演的角色去挑战乔尔。这些创作反映出玩家对游戏荒诞的剧情和角色设计的不满与嘲讽。

这种表达方式是玩家用来表达不满的特殊手段,通常通过恶搞或模仿来指出游戏中的失败点。比如,通过恶搞艾比和乔尔的剧情,就能直接显示出剧情设计的不合理之处。

存在冒犯内容

游戏里对亚洲人有所冒犯。而且,它在场景设计上似乎在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。比如,教堂的设计看起来就有些牵强附会。这让人感觉游戏开发者可能是在强行传递某种价值观。

这导致玩家感到反感,仿佛他们不是在享受游戏,而是在被迫接受某种说教。他们追求的是游戏乐趣,而不是去上关于价值观的课程。

当今创作困境

这款游戏面临当前困境,凸显了当下文艺创作的挑战。比如,《乱世佳人》因政治因素被撤下架,《老友记》的制片人公开道歉。现在的创作环境复杂,创作者常常陷入两难境地。他们既要应对来自某些群体的压力,又要兼顾玩家的游戏体验。

若价值观处理不当,类似游戏公司的情况,作品便可能遭遇抵制。但究竟如何才算平衡得当,无人能确切知晓,创作者只能谨慎地一步步去探索。

关于《最后生还者2》这款因价值观偏差而遭遇困境的游戏,你有什么看法?不妨留言、点赞或转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