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之初争议乍现
《最后生还者2》自泄露起就备受瞩目。索尼随后的举动,比如故意推迟发售时间,遭到了质疑,被认为是不正当行为。更严重的是,背后还揭露了剥削员工的恶劣行径,暴露了资本家的真面目。许多玩家对这种商业手段表示不屑,认为这是对玩家期待的浪费。原本大家满怀期待,结果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应,导致不少玩家感到不满。
剧情设定惹众怒
乔尔在游戏中命丧,让人感到憋屈,似乎编剧在贬低并丢弃了一代玩家。这样的设计让老玩家感到难以接受。众多玩家满怀期待地玩续作,却目睹了心爱的角色遭遇如此结局,宛如吞下了一只苍蝇。更有甚者,游戏中强行加入了LGBT、zzzq、亚洲歧视、宗教元素等,让不少普通玩家感到不适,这如同老鼠屎搅坏了一锅好粥。
目标群体引质疑
这款游戏似乎专为媒体编辑和享有特殊待遇的人设计,其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获奖。它并不适合一般玩家体验,就像《黑豹》那样,徒有其表。一般玩家的体验被忽视,大家玩起来都觉得无趣且无奈。游戏开发商将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奖项上,却忽略了玩家才是游戏的核心。
游戏评测失公正
当前游戏评价领域存在一些困扰。以往,评价多通过报纸杂志进行,厂商、玩家间相互信赖。但进入互联网时代,一些评测机构接受厂商赞助后,便大肆吹捧游戏,不论其优劣。结果,玩家买到了劣质游戏,对评价的信任感减弱。这种状况下,厂商、评测机构、玩家均受到不良影响。若市场风气不佳,游戏行业又怎能健康发展?
行业乱象频发生
游戏界的问题远不止一个游戏。比如,《林中之夜》因主创Alec遭受不实自杀指控,COD16的洗白头盔事件,还有开发者从Steam撤下游戏,迫使v社表态等。这些事件对游戏圈的生态造成了影响,让人们对行业风气产生了忧虑。若长期如此,游戏还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乐趣?
评分清理遭反噬
用户给《最后生还者2》的评分不高,MC官方就采取了清理小号用户评分的措施。但这样一来,用户数量从5000减少到3000,评分却从3.4下降到了3.3。这表明玩家对游戏的负面评价是真实的,官方的做法并没有效果。大家的眼光都很敏锐,质量不佳的游戏理应受到批评。
现在游戏界如此,我们作为玩家,怎样能让行业回归正轨?期待大家的热情讨论,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!